走了人生第一座百岳休息二週後,得再繼續來爬山,這回要北上來嘉義走雲嘉五連峰,因後面二座"二尖山及大尖山"已走過,所以這次只走前面3連峰,並繞公路回來O型一圈
因下山還要來太平逛逛,所以車子停在太平國小旁的收費停車場(100元/次),後來往三元宮方向走才發現這裏停車場還不小且不用錢,旁邊還有不少櫻花可欣賞
下層停車場旁有一階梯可通至三元宮
三元宮牌樓周邊也有不少停車位,待會兒要走一旁的嘉151縣道(龍眼路)上去
先來三元宮上個洗手間...三元宮所祭祀三官大帝淵源於乾隆年間,民國65年移地重建於現址,供奉堯、舜、禹村民俗稱三界公,是全國海拔最高的三官大帝廟。
寺前裝置藝術
路旁有幾株盛開的櫻花
上來約3分鐘,來到第一個髮夾灣,這裏有個"梅花路步道"
沿梅花路步道而上
遮蔽性很好的步道,走起來很涼爽
沒有"梅花鹿"的梅花路步道
步道不長,約5分鐘登頂
上來後右手邊有個雲嘉五連峰導覽圖
左手邊則有個觀景台
觀景台可望見對面的大平天梯及雲之南道步道
大平山城也一覽無遺
左側山頭似乎就是上回走的大巃頂
告示牌續行約10M有條叉路,擋土牆上寫著往太平山
續行向上即可望見太平山頂旁的電台
接著沿著茶園產道一路而上
眺望大巃頂
登頂後左手邊便是太平山,往右即是雲嘉五連峰步道
雲嘉五連峰,由北至南分別是大尖山 、二尖山 、馬鞍山、梨仔腳山與太平山 ,為阿里山山脈的一條支稜,剛好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與嘉義縣梅山鄉交界,沿途盡是竹林茶園,風景優美展望佳,為一經典縱走路線。
不用10分鐘即抵達第一峰:太平山
太平山(標高1082M),山下有條半天古道(又名汗路古道)可通至此,大約10KM
有三角點怎能忘了小朋
開始五連峰行程
遠眺梨子腳山及中間的登山步道,步道中的名樹也可望見
導覽圖說明不是很明顯像是臨時性,目前步道似乎有在整修增設一些設施
稜線步道左側可展望古坑華山地區
今天天氣晴朗,天空真美
通往左側登山口的山徑
準備進入有遮蔽路段
最愛的阿里山竹林步道
今天太陽很大,但冬天加上海拔高,走起來不覺得熱
來到一叉路,左邊走產道,右邊走茶園,皆可到達梨子腳山登山口
走茶園過去
綿延山巒,"勁水"
排列整齊.層次分明的茶園也是步道的一大特色
望見梨子腳山入口的休息圓椅
中間是登山口,右側是通往三元宮的產業道路
準備往第二峰-梨子腳山前進
一開始的孟宗竹木步道
準備進入茶園
五連峰的林相都差不多,就茶園+竹林,但光這樣就能佔了不少硬碟容量
回望太平山
太平村
指標似乎尚未完工
這雲層讓人不得不停下腳步
回望左側可望見梅山市區及嘉南平原
右側望見大巃頂及阿里山群山
老婆似乎被這美景沖昏頭了,走過頭還不曉得
向上望,位於左側的名樹顯得特別顯眼
沿階梯而上
回望景色煞是迷人
拍照時間
穿過竹林便是梨子腳山
太平山至此約40分鐘
小朋再度出馬
梨子腳山,海拔1176公尺,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No.228,為台灣小百岳No.57,原名嶺頂,又名掘尺嶺山。民國42年,楊森將軍曾率眾登此山岳,以慶祝蔣中正80壽誕,故又名為「祝壽山」。
續行
里程指標也尚未完成
穿過竹林後,又是驚喜連連
第三峰-馬鞍山已浮在眼前
嘉義的梅山市區及雲林的古坑市區
漫步於茶園中,很有FU
整條步道會路過很多私人茶園,請大家要多多發揮公德心喔
藍天配綠色茶園,相得益彰,希望政治也能如此
準備越過馬鞍山前的小山頭
馬鞍山頭已在眼前
回望茶園美景
接到水泥產業道路
最後的階梯
第三峰:馬鞍山(標高:1265M),梨子腳山至此也是大約40分鐘
小憩一會,續行
一路下坡
右側的二尖山登山口-龍興宮已浮現
10多分鐘後到達二尖山步道(嘜走步道)登山口觀景涼亭
嘜走步道...接下來的二尖山及大尖山二連峰詳21年的文章
觀景台展望嘉南平原
品嚐每次爬山都想來一杯的愛玉
龍興宮
先來上個洗手間,準備走3.5KM的151縣道回太平老街
遠眺二尖山步道
公路的展望也一極棒
邊走邊拍美照
環翠亭
無展望
回到梅花路步道口
上回印象深刻的苦茶油雞,這裏也有一家
回到老街先來"空氣圖書館用餐"
二度光臨,用餐心情依舊美好
飯後點心時間...一茶堂的"茶"冰淇淋
來此必喝的冬瓜茶